【一将功成万骨枯全诗及翻译】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出自唐代诗人曹松的《己亥岁二首·其一》,是千古传诵的名句,表达了对战争残酷与将士牺牲的深刻反思。以下是对该诗句及其全诗内容的总结与翻译。
一、诗歌原文
《己亥岁二首·其一》
曹松(唐)
泽国江山入战图,
生民何计乐樵苏。
凭君莫话封侯事,
一将功成万骨枯。
二、诗歌
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,描绘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。诗人通过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这一句,揭示了将军的功成名就背后,是无数士兵和平民的血泪与牺牲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沉痛,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。
三、诗句翻译
原文 | 翻译 |
泽国江山入战图 | 江山河泽都成了战场的地图。 (意指国家陷入战火) |
生民何计乐樵苏 | 百姓哪里还有办法过上安稳的生活。 (“樵苏”指砍柴割草,象征平凡生活) |
凭君莫话封侯事 | 请您不要再说那些封侯拜将的事情。 (表达对功名的否定) |
一将功成万骨枯 | 一位将军的功业,是千万具白骨堆积而成。 (点明战争的残酷与代价) |
四、创作背景与思想内涵
曹松生活在晚唐时期,社会动荡,战乱频繁。他亲身经历了百姓的苦难,因此在诗中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和平的渴望。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不仅是对历史现象的描写,更是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拷问。
五、结语
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一句,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,成为后世文学中警示战争、反思英雄主义的重要典故。它提醒我们:任何辉煌的背后,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牺牲与痛苦。
总结表: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己亥岁二首·其一》 |
作者 | 曹松(唐) |
核心诗句 | 一将功成万骨枯 |
主题 | 战争的残酷与英雄背后的牺牲 |
翻译重点 | 将军的功名建立在无数人生命之上 |
思想内涵 | 反战、悲悯、反思英雄主义 |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影响或与其他作品的对比分析,可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