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转子发动机】转子发动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内燃机,它通过一个或多个三角形的转子在气缸内旋转来完成进气、压缩、做功和排气四个基本过程。这种设计由德国工程师菲加士·汪克尔(Felix Wankel)在1950年代发明,因此也被称为“汪克尔发动机”。
转子发动机以其结构紧凑、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振动小等优点著称,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油耗高、排放控制难等问题。尽管如此,它在一些特定领域仍具有重要价值。
转子发动机是一种利用旋转运动代替往复运动的内燃机,其核心部件是一个三角形的转子,在气缸内进行旋转运动,从而完成发动机的四个工作循环。与传统的活塞发动机相比,转子发动机结构更简单、运行更平稳,但同时也存在燃油效率较低、尾气排放控制难度大等缺点。目前,转子发动机主要应用于马自达等品牌的部分车型中。
转子发动机对比传统活塞发动机
特性 | 转子发动机 | 传统活塞发动机 |
工作原理 | 转子旋转完成四个冲程 | 活塞往复运动完成四个冲程 |
结构复杂度 | 更简单,零件少 | 较复杂,零件多 |
体积与重量 | 更小、更轻 | 相对较大、较重 |
振动与噪音 | 更小、更平稳 | 较大、有明显震动 |
燃油效率 | 一般,油耗较高 | 较高,经济性更好 |
排放控制 | 难度较大 | 相对容易控制 |
应用领域 | 马自达部分车型、航空等 | 广泛应用于汽车、船舶等 |
如需进一步了解转子发动机的技术细节或历史发展,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