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935年时延安叫什么名字】在历史的长河中,地名的变化往往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与政治格局的更迭。193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,这一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,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那么,1935年时延安叫什么名字?这是许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关心的问题。
根据历史资料记载,1935年时延安并不叫“延安”,而是有着另一个名称——肤施县。这一名称源于当时的行政区划设置,而“延安”这一名称则是在之后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该地区的正式名称。
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历史信息,以下是对1935年延安名称的总结与对比:
一、
1935年,中国正处于动荡变革的时期,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,最终抵达陕北地区。此时,延安尚未被称为“延安”,而是隶属于陕西省的肤施县。这一名称来源于古代的地名沿革,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。
随着中共中央进驻陕北,并在此建立根据地,延安逐渐成为革命的中心。到了1937年,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,延安正式成为中共的重要政治和军事中心,其名称也逐渐取代了“肤施县”。
因此,1935年时延安的正式名称是“肤施县”,而“延安”则是后来逐步确立的名称。
二、历史名称对照表
时间 | 地名 | 现在名称 | 备注 |
1935年 | 肤施县 | 延安市 | 中共中央驻地,后改称延安 |
1937年 | 延安 | 延安市 | 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 |
现在 | 延安 | 延安市 | 中国革命圣地,历史文化名城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1935年的延安并非如今我们熟知的“延安”,而是以“肤施县”的名义存在。了解这一历史细节,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