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】“瓮中捉鳖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,原意是把鳖装进陶瓮里,无法逃脱。后来用来比喻事情已经掌握在手中,敌人或对手无处可逃,很容易被制服或解决。
一、
“瓮中捉鳖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种掌控局势、稳操胜券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控制”和“必然成功”的含义,多用于描述在战斗、竞争、谈判等情境中,一方已占据绝对优势,对方毫无反抗之力。
该成语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,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表达力。它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使表达更加生动、贴切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瓮中捉鳖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 |
字面意思 | 把鳖装进陶瓮中,无法逃脱 |
比喻意义 | 指事情已掌握在手中,对手无处可逃,容易制服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描述掌控局势、稳操胜券的情况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表示对局势的掌控 |
近义词 | 束手就擒、瓮中之鳖、十拿九稳 |
反义词 | 任人宰割、束手无策、难以捉摸 |
造句示例 | 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,敌人不过是瓮中捉鳖罢了。 |
三、结语
“瓮中捉鳖”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局势掌控的象征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,要善于分析形势,把握主动权,做到未雨绸缪,才能真正实现“瓮中捉鳖”的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