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兵戎相见出处于哪里

2025-08-30 22:13:54

问题描述:

兵戎相见出处于哪里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白等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30 22:13:54

兵戎相见出处于哪里】“兵戎相见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双方因矛盾激化而采取武力对抗。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出处和具体含义。本文将从成语的来源、释义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
一、成语“兵戎相见”的出处

“兵戎相见”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。原文如下:

> “晋侯与楚人战于城濮,楚师败绩。楚子退舍,……遂入郑,郑伯出奔。……楚子曰:‘吾不欲争,吾不欲争。’……郑伯曰:‘臣不敏,不能奉承君命,故至于此。’……于是晋侯与秦伯会于河阳,盟于践土。……王使王子虎赐公命,曰:‘叔父,敬之哉!’公曰:‘臣闻之,君子务德,小人务力。今诸侯皆有兵戎相见之志,寡人不敢辞也。’”

这段话中,“兵戎相见”指的是诸侯之间因矛盾而动用武力相争。虽然“兵戎相见”这一词语在《左传》中并未直接出现,但其含义与该段文字中的“兵戎相见之志”相近,因此被后人广泛引用并发展为成语。

二、成语释义

项目 内容
成语 兵戎相见
拼音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
含义 指双方因矛盾激化,使用武力进行对抗。
用法 多用于描述国家、集团或个人之间的冲突升级至武力阶段。
近义词 动刀动枪、兵戈相见、刀兵相见
反义词 和平共处、握手言和、息事宁人

三、成语用法举例

1. 历史背景:春秋时期,各国争霸,常有“兵戎相见”的场面。

2. 现代应用:可用于描述企业竞争、国际关系、家庭纠纷等因矛盾激化而引发冲突的情况。

例如:

- “由于双方互不相让,最终导致了兵戎相见。”

- “两国因领土问题长期对峙,最终演变为兵戎相见。”

四、总结

“兵戎相见”出自《左传》,虽未直接出现在原文中,但其精神内涵与文中“兵戎相见之志”相符。该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因矛盾激化而采取武力对抗的情形,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意义。

通过表格的形式,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该成语的来源、含义及用法,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表达方式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左传》或其他古代典籍中相关成语的出处,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