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胡虏什么意思

2025-09-11 01:29:20

问题描述:

胡虏什么意思,真的急需答案,求回复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1 01:29:20

胡虏什么意思】“胡虏”是一个汉语词汇,常用于古代文献中,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。它通常用来指代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,尤其是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的游牧民族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“胡虏”的具体所指可能有所不同,但其核心意义始终带有贬义,体现出中原文化对异族的某种排斥或敌视情绪。

一、词义总结

词语 含义 历史背景 使用场景 情感色彩
胡虏 古代对北方或西方少数民族的称呼,多含贬义 多见于汉唐以后的文献,如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等 文言文中常见,用于描述外族入侵或边疆战事 贬义,带有轻蔑或敌视意味

二、详细解析

“胡虏”一词最早可追溯至汉代,当时“胡”泛指北方匈奴、羌人等游牧民族,而“虏”则意为俘虏或敌人。因此,“胡虏”合起来就是“敌对的北方民族”或“被俘的外族人”。在后来的使用中,这个词逐渐成为对异族的统称,尤其在汉族政权与周边民族发生战争时,常被用作贬称。

例如,在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中提到:“今欲使胡虏降伏,非大将军不可。”这里的“胡虏”指的是西域诸国的少数民族。又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《出塞》中写道: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其中“胡马”即指北方游牧民族的战马,也间接反映了“胡虏”一词的文化语境。

三、现代使用与演变

随着时代的发展,“胡虏”一词已不再常用,但在一些古文研究、历史书籍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。现代人使用此词时,多出于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或文学修辞的目的,而非实际意义上的称呼。

此外,在一些网络用语中,“胡虏”有时也被借用为一种调侃或讽刺的表达,但这种用法并不正式,也不推荐在正式场合使用。

四、总结

“胡虏”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词汇,主要用来指代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,尤其在中原王朝与这些民族发生冲突时频繁出现。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,更是古代中国民族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。如今虽不再广泛使用,但在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时,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