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回肠荡气是什么意思】“回肠荡气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文章、音乐或情感表达非常感人,能深深触动人心,令人情绪激动、难以平静。这个成语不仅强调内容的感染力,还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,常用于文学、艺术评论中。
一、
“回肠荡气”原意是指使人内心极度感动,甚至让肠胃都仿佛被震动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多用来形容作品(如诗歌、小说、音乐等)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,能够引发读者或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。这一成语强调的是情感的深度与表现力,常用于赞美文艺作品的动人之处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回肠荡气 |
拼音 | huí cháng dàng qì |
含义 | 形容文章、音乐或情感表达非常感人,令人心情激动,难以平静。 |
出处 | 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情者,文之经;辞者,理之纬;经正而后纬成,理定而后辞畅。故曰:‘情以物迁,辞以情发。’若水之就下,无壅无碍,……若能凭轼以倚雅颂,悬辔以驭楚篇,则吟咏之间,吐纳珠玉之声;眉睫之前,卷舒风云之色。其始也,皆由感召;其终也,必至和鸣。是以声有顺逆,气有刚柔,风骨为体,神彩为用。然则文之为德也,大矣;若夫润色乎豹尾,岂非言之工邪?至于《九歌》《九辩》,《离骚》《天问》,虽未尽善,而屈宋之才,足可比肩。若乃《吊屈原》《招魂》《哀郢》,则气韵沉郁,回肠荡气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文学、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。 |
近义词 | 动人心弦、感人肺腑、催人泪下 |
反义词 | 平淡无味、索然无趣、毫无生气 |
示例 | 他的诗作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回肠荡气。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写作或评论中使用“回肠荡气”时,应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过度堆砌词汇。该成语适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,尤其适合用于对文艺作品的评价。同时,要注意搭配得当,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,“回肠荡气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方式,体现了汉语文化中对艺术美感和情感深度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