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苦楝的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苦楝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植物学和中药领域。它指的是苦楝树及其果实,在中医中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以下是对“苦楝”一词的详细解释。
一、词语含义总结
苦楝:
指一种落叶乔木,学名为 Melia toosendan,属于楝科植物。其果实称为“楝实”,味苦,性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杀虫等功效。在传统中医药中,常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、皮肤疾病等。
二、词语解析表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苦楝 |
拼音 | kǔ liàn |
词性 | 名词(可作植物名或药材名) |
来源 | 植物学、中医药学 |
释义 | 1. 一种落叶乔木,果实可入药。 2. 该植物的果实,称“楝实”。 |
形态特征 | 树高可达10米,叶为羽状复叶,花白色,果实椭圆形,成熟后呈黄色或红褐色。 |
药用价值 | 清热解毒、杀虫止痒、驱蛔虫等。 |
使用注意 | 本品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 |
三、相关知识拓展
苦楝树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,常见于山地、林缘或村落附近。其果实虽有药用价值,但不可随意食用,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。此外,“苦楝”有时也被用来比喻人性格孤僻、不随俗,带有一定文学色彩。
四、结语
“苦楝”作为植物名称和中药材名称,具有明确的生物学与医学意义。了解其基本属性和用途,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传统植物的价值与应用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