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崇山峻岭什么意思】“崇山峻岭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、山峦连绵不绝的自然景观。这个词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色彩,也常被用来比喻困难重重或形势严峻的环境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崇山峻岭 |
拼音 |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|
含义 | 形容高大险峻的山峰连绵不断,也比喻困难重重的环境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崇山峻岭,幽谷深溪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于描写自然景色或比喻艰难处境 |
近义词 | 山高水长、千山万壑、层峦叠嶂 |
反义词 | 平川沃野、一马平川 |
二、词语解析
“崇山”指的是高大的山,“峻岭”则是指陡峭的山岭。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感,表现出山体的雄伟与险峻。在古代诗词中,常用来描绘壮丽的山河风光,如“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”,正是对这种自然景观的赞美。
此外,“崇山峻岭”也常被引申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,比如在面对挑战时,人们常说“前方是崇山峻岭,唯有坚持才能跨越”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自然描写 | 他站在山顶,望着眼前崇山峻岭,心生敬畏。 |
比喻困难 | 虽然前方是崇山峻岭,但他毫不退缩,勇往直前。 |
文学作品 | 古代文人常用“崇山峻岭”来表现边塞的苍凉与壮美。 |
四、总结
“崇山峻岭”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象征意义的成语,既可用于描述自然景观,也可用于比喻人生中的艰难险阻。它不仅体现了汉语语言的丰富性,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。
通过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、出处、用法及应用场景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实际交流和写作中的运用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