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蚓秋蛇是什么意思】“春蚓秋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书法笔迹的形态,尤其是指字写得歪歪扭扭、不工整,缺乏美感。这个成语原本是比喻书法中笔画的柔弱无力,后来也引申为对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、没有实质意义的批评。
一、
“春蚓秋蛇”出自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行之若萦春蚓,书之若绾秋蛇。”意思是说,写字时笔画像春天的蚯蚓一样柔软无力,又像秋天的蛇一样蜷曲盘旋。因此,“春蚓秋蛇”常用来形容字迹潦草、不规范,或者文章内容空洞、言辞乏味。
在现代语境中,该成语不仅用于书法领域,也常被用来讽刺某些人说话或写作时内容空泛、缺乏深度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春蚓秋蛇 |
拼音 | chūn yǐn qiū shé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 |
原意 | 形容书法笔画柔软无力,如春蚯蚓、秋蛇般弯曲 |
引申义 | 1. 字迹潦草 2. 文章内容空洞 3. 言论无实质 |
使用场合 | 书法评价、文学评论、批评言论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讽刺或批评不严谨的写作或表达 |
近义词 | 笔走龙蛇(反义)、字迹潦草、空洞无物 |
反义词 | 工整有力、文采斐然、言之有物 |
三、结语
“春蚓秋蛇”虽源于古代书法术语,但其含义已广泛延伸至文学和语言表达之中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用它来提醒自己注重书写和表达的质量,避免流于表面、缺乏深度。同时,在评价他人作品时,也可以适当使用这一成语,以更生动形象地传达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