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摧残意思和来源是什么

2025-09-22 13:38:29

问题描述:

摧残意思和来源是什么,求快速帮忙,马上要交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2 13:38:29

摧残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摧残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,常用于描述对人或事物的严重伤害或破坏。它不仅具有字面意义,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演变过程。下面将从“摧残”的意思、来源以及相关用法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。

一、摧残的意思

“摧残”主要指对人或事物进行严重的损害、破坏,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色彩。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上的,也可能是精神上的。例如:

- 身体上的摧残:如战争中对人的伤害。

- 精神上的摧残:如长期的精神压迫或心理折磨。

在现代汉语中,“摧残”多用于形容对生命、健康、尊严等的严重破坏。

二、摧残的来源

“摧残”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,其结构由“摧”与“残”两个字组成,分别有独立含义,组合后形成复合词。

- 摧:本义为“压碎、折断”,如“摧枯拉朽”。

- 残:意为“残缺、破坏”,如“残破”。

两字结合后,“摧残”便有了“严重破坏、伤害”的含义。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于诗词、史书等,用来描述战争、酷刑、压迫等现象。

三、摧残的用法与语境

用法类型 示例句子 说明
形容身体伤害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摧残。 强调对生命的伤害
形容精神伤害 长期的压迫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。 强调心理层面的伤害
形容环境破坏 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摧残。 用于描述对自然的破坏
形容艺术/文化破坏 文革期间许多文化遗产遭到摧残。 强调对文化的破坏

四、总结

“摧残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,由“摧”与“残”二字组合而成,意为“严重破坏或伤害”。它既可以用于描述对身体的伤害,也可以用于精神、环境或文化方面的破坏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一词语广泛应用于文学、新闻、历史等领域,表达对某种极端行为的批判或描述。

项目 内容
词语 摧残
含义 严重破坏、伤害,常用于身体、精神、环境或文化方面
来源 古代汉语,由“摧”与“残”组合而成
用法 多用于描述战争、压迫、破坏等负面现象
语境 文学、新闻、历史等文本中常见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摧残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,更是一种对人类社会中不公与暴力的深刻反思。理解其含义和来源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词语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