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荡然无存释义及出处

2025-09-22 18:09:53

问题描述:

荡然无存释义及出处,跪求好心人,拉我出这个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2 18:09:53

荡然无存释义及出处】“荡然无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某种事物或状态完全消失、毫无剩余。它形象地表达了“彻底消失、一点不剩”的意思。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释义与出处总结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词语 释义
荡然无存 形容原有的事物或状态完全消失,一点也没有留下。

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,强调事物的彻底消失,常带有惋惜或感叹的语气。

二、出处说明

出处 原文 释义
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“其言虽有小过,而大体可取,故未至于荡然无存也。” 表示虽然有些不足,但整体上并未完全丧失。
《明史·张居正传》 “宫室器物,荡然无存。” 描述宫殿和器物被毁,完全没有剩下。

从以上出处可以看出,“荡然无存”最早用于描述物品或制度的毁灭或消亡,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通用的成语,广泛应用于文学、历史、新闻等各类文本中。
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
场景 示例句子
文学作品 那座古老的寺庙在战火中荡然无存,只留下一片废墟。
新闻报道 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动乱中荡然无存,令人痛心。
日常口语 他多年的心血项目因为资金链断裂,最终荡然无存。
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类型 词语
近义词 一扫而空、化为乌有、片甲不留
反义词 完好无损、原封不动、安然无恙

五、总结

“荡然无存”是一个表达“彻底消失”含义的成语,常见于描述历史事件、文化遗产、个人努力等方面。它的出处多见于古代文献,如《后汉书》和《明史》,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历史感。在现代汉语中,该成语被广泛使用,尤其在正式或书面语境中更为常见。

通过了解其含义、出处及用法,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,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