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958年12月29日什么是长江大桥全线贯通】1958年12月29日,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。这一天,武汉长江大桥实现了全线贯通,标志着这座连接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工程取得了关键性进展。武汉长江大桥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,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之一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。
一、背景介绍
在20世纪50年代,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对跨江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。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,长期以来是南北交通的天然屏障。为了打破这一限制,国家决定在武汉建设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,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交流。
1955年9月,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动工,经过三年多的建设,于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。然而,在1958年12月29日,大桥完成了最后的结构连接,实现了“全线贯通”,为后续的全面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。
二、武汉长江大桥简介
| 项目 | 内容 |
| 建设时间 | 1955年9月—1957年10月 |
| 通车时间 | 1957年10月15日 |
| 全线贯通时间 | 1958年12月29日 |
| 桥梁类型 | 铁路公路两用桥 |
| 总长度 | 约1670米 |
| 主跨跨度 | 128米 |
| 设计单位 |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|
| 施工单位 | 武汉钢铁公司、中铁大桥局等 |
| 历史地位 | 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,亚洲最大公铁两用桥之一 |
三、意义与影响
1. 交通意义: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,使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得以连通,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干线,极大促进了南北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。
2. 技术意义:大桥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桥梁工程技术,为中国后续的大型桥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3. 政治意义:作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象征,武汉长江大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,展示了新中国的建设能力和民族自信。
4. 文化意义:大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交通枢纽,也成为了武汉乃至全国的重要地标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。
四、总结
1958年12月29日,武汉长江大桥实现全线贯通,标志着这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工程圆满完成。它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,更是新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。通过这座桥,长江天堑被成功跨越,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、技术细节或相关人物故事,可查阅相关档案资料或参观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