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问:玩物丧志中的物原意指什么】“玩物丧志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告诫人们不要沉迷于无益的事物,以免失去进取之心。但许多人对其中的“物”字并不清楚其具体含义。实际上,“物”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,理解它的本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这个成语的真正意义。
一、成语释义
“玩物丧志”出自《尚书·旅獒》:“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”意思是: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娱乐或琐碎的事物,就会丧失远大的志向和道德修养。这里的“玩”是“玩弄、沉迷”的意思,“物”则指代各种事物,尤其是那些与修身养性无关的物品或行为。
二、“物”的原意分析
在古代,“物”有多种含义,主要包括:
1. 器物、物品:如器具、工具、玩具等。
2. 事物、现象:泛指一切可以被感知的对象。
3. 人或动物:有时也用于指代人,如“万物之灵”。
4. 物质、实物:与“道”“理”相对,强调具体的、可感知的存在。
但在“玩物丧志”中,“物”主要指的是器物、玩好之物,即那些非实用、非道德、非精神追求的物品。古人认为,若人沉迷于这些“物”,就会忽视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大志。
三、总结对比
概念 | 原意 | 在“玩物丧志”中的含义 |
玩 | 玩弄、沉迷 | 表示过度关注、沉溺于某种行为 |
物 | 器物、物品、事物 | 指代非道德、非实用、非精神追求的物品 |
丧志 | 失去志向 | 因沉迷于“物”而丧失进取心和道德修养 |
四、现实启示
在现代社会,“玩物丧志”依然具有警示意义。虽然“物”不再仅限于古代的器物,也可以指电子游戏、社交媒体、购物等现代娱乐方式,但其核心思想不变——不应让外在的享乐冲淡内在的追求。只有保持清醒头脑,才能不被“物”所困,坚定前行。
五、结语
“玩物丧志”中的“物”原意是指器物、玩好之物,而非泛指一切事物。理解这一点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这句成语的深层含义,并在生活中避免因沉迷于琐事而迷失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