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疾恶如仇释义】“疾恶如仇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邪恶、不正之风或坏人坏事非常痛恨,甚至到了如同仇人一般的程度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立场,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与良知的追求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疾恶如仇”的精神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正直、勇敢的表现。它强调了人们应当勇于揭露和反对不公,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。然而,这一成语的使用也需要适度,避免因过于激进而造成不必要的冲突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疾恶如仇 |
拼音 | jí è rú chóu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疾恶如仇,见善若渴。” |
含义 | 对邪恶的人或事极为憎恨,态度坚决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,带有褒义色彩。 |
近义词 | 除恶务尽、痛恨入骨、咬牙切齿 |
反义词 | 容恶藏奸、忍辱负重、无动于衷 |
二、实际应用举例
1. 人物描写:
“他为人正直,疾恶如仇,对于贪污腐败的行为从不姑息。”
2. 社会评价:
“这位法官以疾恶如仇的态度审理案件,赢得了公众的尊重。”
3. 文学作品:
“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疾恶如仇的角色,敢于对抗黑恶势力。”
三、注意事项
- 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过度夸张。
- “疾恶如仇”虽为褒义,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,避免冲动行事。
- 在团队合作中,应平衡“疾恶如仇”的坚定与“宽容理解”的智慧。
总之,“疾恶如仇”不仅是对正义的坚持,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。在现代社会中,保持这种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向更公正、和谐的方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