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 >

尖端酶研究对抗塑料污染

发布时间:2024-04-09 15:43:23来源:

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,全球塑料产量激增,同时塑料废物的增加也令人担忧。仅在美国,2017年就产生了惊人的3500万吨塑料废物,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回收或燃烧,大部分都被扔进垃圾填埋场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是塑料废物(尤其是食品包装塑料废物)的主要来源,由于其缓慢分解和污染,对环境构成了重大挑战。

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已经加大,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,例如利用微生物和酶的力量来降解PET。然而,现有的酶在效率方面往往不足,尤其是在有利于工业应用的温度下。

角质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酶,以其有效分解PET的能力而闻名。角质酶源自茄病镰刀菌等生物体,在降解PET和其他聚合物基质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。最近的突破包括发现叶和枝堆肥角质酶(LCC)(在高温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PET降解率)和IsPETase(在较低温度下表现出色)。

在《今日催化》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,由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教授JinKimMontclare领导的纽约大学Tandon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计算筛选工作流程,利用先进的协议来设计LCC的变体,这些变体具有与isPETase类似的改进的PET降解能力。

通过将计算模型与生化测定相结合,他们发现了有希望的变体,即使在中等温度下也表现出增强的水解行为。

这项研究强调了酶重新设计中计算筛选的变革潜力,为解决塑料污染提供了新途径。通过结合IsPETase等天然酶的见解,研究人员正在为开发高效PET水解酶铺平道路,这对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重大影响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