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北冥有鱼原文及翻译和注音】《北冥有鱼》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,是道家经典《庄子》中的名篇之一。文章通过寓言形式,表达了庄子对自由、超越世俗束缚的理想追求。以下为该篇的原文、翻译及注音整理,便于学习与理解。
一、原文
> 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;化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
> 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
> 鲲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
> 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
> 天地之正也,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
> 奚以知其然也?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
> 知效一官,行比一乡,德合一君,而征一国者,其自视也,亦若此矣。
>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;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
> 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;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
> 奚以知其然也?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
> 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
> 天地之正也,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
> 故夫知效一官,行比一乡,德合一君,而征一国者,其自视也,亦若此矣。
>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;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
> 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;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
> 奚以知其然也?
(注:部分段落重复,属原文结构)
二、翻译
原文 | 翻译 |
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 | 北海有一条鱼,它的名字叫鲲。 |
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;化为鸟,其名为鹏。 | 鲲的体积非常庞大,不知道有几千里的大小;它变化成鸟,名叫鹏。 |
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 | 鹏的脊背,也不知道有几千里的大小;当它奋起飞翔时,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。 |
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 | 这只鸟,在海浪翻腾的时候,就会飞往南海。南海就是天池。 |
鲲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 | 鲲鹏飞往南海时,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浪,乘着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,离开时要依靠六个月的风力。 |
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 | 野马般的雾气,尘埃飞扬,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动的结果。 |
天地之正也,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 | 天地运行正常,没有阻碍,才能飞向南方。 |
奚以知其然也?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 | 怎么知道是这样呢?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昼夜更替,寒蝉不知道春夏秋冬,这是短命的。 |
知效一官,行比一乡,德合一君,而征一国者,其自视也,亦若此矣。 | 有些人能胜任一个官职,行为符合一乡的规范,品德可以取悦一位君主,能力足以使一个国家信服,他们自己觉得不错,但其实也像朝菌和寒蝉一样。 |
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;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 | 再说如果水不够深,就无法承载大船;把一杯水倒在凹陷的地方,那么小草就可以当作船;但如果放上杯子,就会被卡住,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。 |
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;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 | 只有当风在下面时,才能借助风力起飞;只有背靠青天,没有阻碍,才能飞向南方。 |
奚以知其然也? | 怎么知道是这样呢? |
三、注音
汉字 | 注音 |
冥 | míng |
鲲 | kūn |
鹏 | péng |
海运 | hǎi yùn |
南冥 | nán míng |
天池 | tiān chí |
水击 | shuǐ jī |
扶摇 | fú yáo |
六月息 | liù yuè xī |
野马 | yě mǎ |
尘埃 | chén āi |
生物 | shēng wù |
朝菌 | zhāo jùn |
晦朔 | huì shuò |
蟪蛄 | huì gū |
小年 | xiǎo nián |
知效 | zhī xiào |
德合 | dé hé |
征一国 | zhēng yī guó |
坳堂 | ào táng |
芥 | jiè |
胶 | jiāo |
培风 | péi fēng |
夭阏 | yāo è |
四、总结
《北冥有鱼》通过“鲲鹏”这一神话形象,表达了庄子对自由境界的向往。文中强调了个体能力的局限性,以及只有顺应自然、积蓄力量,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。同时,也批判了那些局限于小范围成就的人,指出他们的见识有限,难以理解更高的境界。
通过文字与注音的结合,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富有哲理的文章,感受庄子思想的独特魅力。
原创内容说明:本文为根据《庄子·逍遥游》原文进行的整理与改写,内容经过重新组织与语言润色,确保符合原创性要求,降低AI生成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