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常识 >

阿房宫赋翻译介绍

2025-09-08 19:01:36

问题描述:

阿房宫赋翻译介绍,真的撑不住了,求给个答案吧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8 19:01:36

阿房宫赋翻译介绍】《阿房宫赋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代表作之一,全文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秦朝修建阿房宫的宏伟景象,并借古讽今,表达了对秦朝暴政导致灭亡的深刻反思。本文将对该赋进行简要介绍,并提供其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,便于读者理解。

一、

《阿房宫赋》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,展现了阿房宫的壮丽与奢华,同时也揭示了秦朝统治者滥用民力、骄奢淫逸的弊端。杜牧借此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思考,警示后人应以史为鉴,勤俭治国。

文章结构清晰,语言优美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,是学习古文的重要篇目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现代汉语翻译
六王毕,四海一;蜀山兀,阿房出。 六国君主灭亡了,天下统一;蜀地的山林被砍伐殆尽,阿房宫才得以建成。
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;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 宫廊曲折环绕,屋檐像鸟嘴般翘起;各部分依地势而建,彼此交错,精巧复杂。
蜂房水涡,矗不知其几千万落。 房屋如蜂巢般密集,层叠如水涡,高耸入云,数不胜数。
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。 从骊山向北建筑,再向西延伸,直达咸阳。
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;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。 五步一座楼,十步一座阁;走廊曲折,屋檐高耸。
高低冥迷,不知西东。 楼阁高低错落,令人难以辨别方向。
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;舞殿冷袖,风雨凄凄。 歌声悠扬,春意融融;舞厅冷风袭人,风雨交加。
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齐。 同一天内,同一座宫殿中,气候却截然不同。
妃嫔媵嫱,王子皇孙,辞楼下殿,辇来于秦。 宫女妃嫔、王子皇孙,离开宫殿,乘坐车马来到秦国。
朝歌夜弦,为秦宫人。 早晨唱歌,夜晚弹琴,成为秦宫的宫人。
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;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。 明亮的星光,是她们梳妆的镜子;乌黑的发丝,是她们早晨梳头的情景。
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;烟斜雾横,焚椒兰也。 渭河泛起油腻,是她们倒掉的洗面水;烟雾缭绕,是她们焚烧香料。
雷霆乍惊,宫车过也;辘辘远听,杳不知其所之也。 雷鸣般的声响,是宫车经过;车轮滚动的声音,渐渐远去,不知所往。
一肌一容,尽态极妍,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。 她们的肌肤容貌,都极尽美丽,长久伫立远望,期盼皇帝的宠幸。
有不见者,三十六年。 有的宫女多年未见皇帝。
燕赵之收藏,韩魏之经营,齐楚之精英,几世几年,剽掠其人,倚叠如山。 燕、赵、韩、魏、齐、楚等地的珍宝,经过数代积累,堆积如山。
一旦不能有,输来其间。 一旦无法拥有,便被运送到这里。
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 鼎、玉、金、珠都被丢弃,铺满道路,秦人却毫不在意。
呜呼!一人之心,千万人之心也。 唉!一个人的心思,也是千万人的心思。
秦爱纷奢,人亦念其家;奈何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? 秦朝喜欢奢侈,百姓也思念自己的家;为何夺取百姓的财物如同细小的金钱,使用却像泥土沙石一样浪费?
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 让天下百姓不敢说话,只能愤怒。
独夫之心,日益骄固。 皇帝的心越来越骄横顽固。
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! 陈胜吴广起义,函谷关失守,楚人一把火,阿房宫化为焦土!
呜呼!灭六国者六国也,非秦也;族秦者秦也,非天下也。 唉!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,不是秦国;消灭秦国的是秦国自己,不是天下人。
嗟乎!使六国各爱其人,则足以拒秦;使秦复爱六国之人,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,谁得而族灭也? 可惜啊!如果六国都能爱护自己的人民,就足以抵抗秦国;如果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人民,那么传到三世、万世都可以做君主,谁又能灭掉他们呢?
余亦为之太息,曰:呜呼!灭六国者六国也,非秦也;族秦者秦也,非天下也。 我也为之叹息,说:唉!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,不是秦国;毁灭秦国的是秦国自己,不是天下人。

三、结语

《阿房宫赋》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,更是一部深刻的讽刺作品。它通过对秦朝宫廷生活的描写,反映出社会不公与统治者的腐败,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,重视民生。对于学习古文的人来说,这篇赋是不可多得的佳作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