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尚书又称为什么】《尚书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,属于“五经”之一。它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集,也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,对后世的政治制度、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那么,“尚书”又被称为什么呢?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
《尚书》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,这些名称往往与其内容、功能或流传过程有关。以下是对“尚书”不同称呼的简要说明:
1. 《书》:这是《尚书》最初的名称,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。由于其内容多为上古时期的文献和言论,故称为《书》。
2. 《书经》:汉代以后,《尚书》被尊为经典,因此称为《书经》,意为“书之经典”。
3. 《尚書》:在古代,“尚”有“上”或“尊”的意思,“书”即“书信”或“文献”,合起来可理解为“上古的文献”或“尊贵的书”。
4. 《典》:部分学者认为《尚书》的内容主要是“典章制度”和“治国之道”,因此也有称其为《典》的说法。
5. 《帝典》:《尚书》中记载了尧、舜、禹等古代帝王的事迹,故有时也被称作《帝典》。
6. 《虞夏书》《商书》《周书》:根据内容的不同,分为《虞夏书》(记载尧舜时期)、《商书》(商朝时期)和《周书》(周朝时期),是《尚书》的组成部分。
7. 《古文尚书》与《今文尚书》:根据版本的不同,《尚书》分为“古文尚书”和“今文尚书”。前者被认为更接近原始文本,后者则为后来整理版本。
二、表格展示
称呼 | 含义解释 | 来源/背景 |
《书》 | 最初名称,指古代文献 | 先秦时期 |
《书经》 | 尊为经典的《书》 | 汉代以后 |
《尚書》 | “尚”为“上”或“尊”,“书”为文献 | 古代文献称谓 |
《典》 | 强调其为典章制度与治国之道 | 部分学者观点 |
《帝典》 | 记载古代帝王事迹 | 与内容相关 |
《虞夏书》 | 记载尧舜禹时期的历史事件 | 《尚书》中的部分内容 |
《商书》 | 商朝时期的文献 | 《尚书》的一部分 |
《周书》 | 周朝时期的文献 | 《尚书》的一部分 |
《古文尚书》 | 古代版本,被认为是更原始的文本 | 汉代孔安国所传 |
《今文尚书》 | 后期整理的版本,较易读 | 汉代伏生所传 |
三、结语
《尚书》作为中国最早的政史文献之一,因其内容丰富、意义深远,被历代学者高度重视。它不仅被称为《书》《书经》《尚書》,还因内容和版本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。了解这些名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部经典文献的价值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