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子曰: 君子食无求饱.原文 翻译】一、
“子曰: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篇,是孔子对“君子”应具备品质的简要阐述。孔子认为,真正的君子不应追求饮食的满足与居住的安逸,而应注重行为的勤勉与言语的谨慎,并不断向有道德的人学习,以修正自身。
这段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“重德轻欲”的核心理念,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,而非外在物质的享受。它不仅是古代士人修身的重要指导,也对现代人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态度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子曰 | 孔子说 |
君子食无求饱 | 君子吃饭不追求吃饱 |
居无求安 | 居住不追求安逸 |
敏于事而慎于言 | 对事情勤勉,对言语谨慎 |
就有道而正焉 | 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并纠正自己 |
可谓好学也已 | 这就可以称为好学了 |
三、延伸思考
此句虽短,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。在当今社会,物质条件极大丰富,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对物质享受的追逐。然而,孔子的教诲提醒我们,真正的成长在于内心的修炼与行为的自律。一个人若能不为口腹之欲所困,不因安逸而懈怠,便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、有道德感的人。
因此,这句话不仅是古代君子的修身准则,也是现代人提升自我、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