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吹笙鼓簧是什么意思】“吹笙鼓簧”是一个成语,源自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中的诗句:“我有旨酒,嘉宾式燕以乐。吹笙鼓簧,承筐是将。”原意是指吹奏笙管、敲击簧片,形容音乐的和谐与欢乐的气氛。后引申为在宴会上奏乐助兴,也常用来比喻言辞动听、善于辞令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吹笙鼓簧 |
拼音 | chuī shēng gǔ huáng |
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 |
原意 | 吹奏乐器,表示宴会中音乐助兴 |
引申义 | 形容言辞动听、善于表达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文学、演讲、交际等场景 |
二、词语解析
- 吹笙:指吹奏笙这种乐器,属于古代常见的乐器之一。
- 鼓簧:簧,指乐器中的簧片;鼓簧即敲击或振动簧片,发出声音。
- 整体含义:原本描述的是宴会中的音乐演奏,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口才好、能言善辩的表现。
三、使用示例
句子 | 解析 |
他虽不善言辞,但一上台就吹笙鼓簧,赢得满堂喝彩。 | 表示他虽然平时话不多,但在特定场合表现得非常能说会道。 |
这场辩论赛上,辩手们吹笙鼓簧,妙语连珠。 | 形容辩手们语言犀利,表达流畅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能言善辩、巧舌如簧、口若悬河 |
反义词 | 呆若木鸡、沉默寡言、笨嘴拙舌 |
五、总结
“吹笙鼓簧”最初源于古代宴会中的音乐表演,后演变为形容人善于言辞、能说会道的成语。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魅力,也反映了文化中对表达能力的重视。在现代语境中,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,强调一个人的口才和表达能力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吹笙鼓簧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和语言艺术的体现。理解它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好地运用语言,提升沟通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