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青山有幸埋忠骨全诗】“青山有幸埋忠骨”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《谒岳王墓》,原诗为:
> 《谒岳王墓》
> 岳王墓上草离离,秋日斜阳古道西。
> 一自金人归去后,江山无主鸟空啼。
> 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。
> 看取汉家陵阙外,年年风雨祭忠魂。
这首诗通过对岳飞墓地的描写,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与对奸臣的愤恨。其中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”一句尤为著名,成为后世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诗句。
《谒岳王墓》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怀古诗,借岳飞墓前的景物抒发对忠臣的怀念与对奸臣的谴责。诗中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”两句,既表达了对岳飞的崇敬之情,也讽刺了秦桧等奸臣的下场。该诗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反思精神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诗名 | 《谒岳王墓》 |
作者 | 袁枚(清代) |
出处 | 《小仓山房集》 |
创作背景 | 作者游览岳王墓时有感而发,表达对忠臣的敬仰与对奸臣的批判 |
名句 | 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” |
诗句含义 | 青山有幸能埋葬忠臣之骨,白铁却无辜地被用来铸造奸臣的雕像 |
情感基调 | 悲壮、沉痛、敬仰、批判 |
历史意义 | 反映了人们对忠奸分明的历史观,强调正义终将得到回报 |
文学价值 | 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|
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青山有幸埋忠骨”这一诗句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,以及其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