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接踵而至词义介绍】“接踵而至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连续不断发生的事情或人物接连不断地到来。该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一个接一个、接连不断地出现或发生的情景,具有较强的动态感和连贯性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接踵而至”多用于描述事件、问题、压力、挑战等的连续发生,也可以形容人群或事物的接连不断到来。其语义较为明确,但在不同语境下可能略有差异,因此理解其准确含义有助于更精准地运用。
一、词义总结
词语 | 接踵而至 |
拼音 | jiē zhǒng ér zhì |
释义 | 形容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地接连不断到来或发生。 |
结构 | 联合式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天下之患,莫大于风俗之颓,而士人之风,尤不可忽。故曰:‘接踵而至,不绝于道。’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表示连续发生的事物或人 |
近义词 | 接二连三、络绎不绝、纷至沓来 |
反义词 | 稀稀落落、断断续续、寥寥无几 |
二、用法示例
1. 表示事件接连发生
- 他刚完成一项任务,新的挑战便接踵而至。
2. 表示人群不断到来
- 节日当天,游客接踵而至,场面十分热闹。
3. 表示压力或困难连续出现
- 工作上的问题接踵而至,让他应接不暇。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- “接踵而至”强调的是“连续不断”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符合这一特点。
- 一般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不宜与“突然”“意外”等词搭配,因其本身带有“连续”的含义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接踵而至”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事物或人接连不断出现的状态。在写作或交流中合理运用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