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渔去世时间】李渔(1611年—1680年),字谪凡,号笠翁,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、戏剧家、小说家和戏曲理论家。他一生著述丰富,尤其以《闲情偶寄》最为著名,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生活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关于李渔的生平,尤其是他的去世时间,历史上有较为明确的记载。
一、总结
李渔出生于1611年,卒于1680年,享年70岁。他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,经历了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。尽管他在晚年生活较为困顿,但其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却持续至今。关于他的去世时间,多数史料一致认为是1680年,具体日期则无确切记载。
二、李渔生平简要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李渔 |
字 | 谪凡 |
号 | 笠翁 |
出生年份 | 1611年 |
去世年份 | 1680年 |
生活年代 | 明末清初 |
主要身份 | 文学家、戏剧家、小说家、戏曲理论家 |
著作代表 | 《闲情偶寄》、《笠翁十种曲》、《无声戏》等 |
去世年龄 | 70岁 |
去世地点 | 江苏如皋或浙江兰溪(说法不一) |
三、历史背景与争议
李渔生活的年代正值明亡清兴,社会动荡不安。他虽身处乱世,但仍坚持文学创作,并在民间广泛传播自己的作品。关于他的去世时间,虽然多数资料指出为1680年,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,认为可能是在1679年或1681年。不过,主流观点仍倾向于1680年。
此外,关于李渔的出生地和去世地,学术界也存在一定的争议。有观点认为他出生于江苏如皋,也有说法称其祖籍为浙江兰溪。这些细节虽不影响他对文学史的整体贡献,但也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讨论空间。
四、结语
李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位极具个性和才华的文人,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情趣,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思想风貌。尽管关于他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仍有争议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成就,使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