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敌忾同仇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敌忾同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们面对共同的敌人时,团结一致、同仇敌忾的精神状态。这个成语在历史、文学以及现代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。
一、
“敌忾同仇”字面意思是“对敌人的愤怒和仇恨是一致的”。它强调的是在面对外敌或共同威胁时,人们能够团结一致、齐心协力对抗敌人。这一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集体意识和民族精神。
该成语最早出自古代文献,具体出处可追溯至《左传》等经典著作。在后世的诗词、文章中也常被引用,用来表达团结抗敌、共赴国难的情感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敌忾同仇 |
拼音 | dí kài tóng chóu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敌忾同仇,人之常情。” |
字面意思 | 对敌人的愤怒和仇恨是一致的 |
引申含义 | 表示人们面对共同敌人时,团结一致、同仇敌忾的精神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描述国家、民族或群体在面对外来侵略或威胁时的团结与斗争 |
现代应用 | 多用于文学、影视、演讲等场合,表达团结一致、共克时艰的态度 |
相关成语 | 同仇敌忾、众志成城、万众一心 |
三、结语
“敌忾同仇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外侮时的坚韧与团结。无论是古代的战争场面,还是现代的社会挑战,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理解并传承这种精神,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