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肝肠寸断是什么意思】“肝肠寸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极度的悲伤或痛苦,情绪达到一种几乎无法承受的程度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内心极度悲痛时,仿佛肝和肠都被撕裂、断裂一般,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表达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肝肠寸断 |
拼音 | gān cháng cùn duàn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心如刀割,肝肠寸断。” |
含义 | 形容极度的悲伤或痛苦,情绪达到极点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因失去亲人、遭遇重大打击等引发的深切悲痛 |
近义词 | 心如刀割、痛不欲生、悲痛欲绝 |
反义词 | 喜出望外、欣喜若狂、乐不可支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失去亲人 | 父亲去世后,她肝肠寸断,久久不能释怀。 |
遭遇失败 | 项目失败后,他感到肝肠寸断,甚至一度想放弃。 |
感情破裂 | 她得知恋人背叛后,肝肠寸断,泪流满面。 |
三、文化背景与情感表达
“肝肠寸断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方式。在古代文学中,这种表达方式常常出现在诗词、小说中,用来渲染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挣扎。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,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情感细腻描写的重视。
四、总结
“肝肠寸断”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一个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巨大痛苦或悲伤时的极端情绪状态。它不仅具有强烈的画面感,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常用这个词来表达对亲人离世、感情破裂、重大挫折等事件的深切哀伤。
结语:
“肝肠寸断”虽字面看似夸张,但正是这种夸张的表达,让人们对情感的理解更加深刻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痛苦时,情感的表达是真实而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