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五猖会读后感

2025-10-02 14:38:04

问题描述:

五猖会读后感,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2 14:38:04

五猖会读后感】《五猖会》是鲁迅先生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中的一篇,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“五猖会”这一民俗活动的期待与失望。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压抑,以及社会习俗对个人心理的影响。

一、

《五猖会》主要讲述了鲁迅小时候对迎神赛会(即“五猖会”)的向往和兴奋,但父亲却在临行前要求他背诵《鉴略》,使他原本愉快的心情被沉重的负担所取代。最终,虽然他背完了书,但对五猖会的热情早已消散。这篇文章通过这一事件,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制,表达了作者对自由、快乐童年的怀念,以及对旧式教育方式的批判。

二、核心观点总结表

项目 内容
主题 对封建礼教和旧式教育的批判
情感基调 从兴奋到失落,带有淡淡的哀伤
人物形象 鲁迅(童年时的天真与无奈);父亲(传统权威的象征)
写作手法 叙事与抒情结合,细节描写生动
象征意义 “五猖会”象征自由与欢乐;“背书”象征束缚与压抑
思想内涵 儿童天性应被尊重,教育应顺应自然发展

三、读后感

读完《五猖会》,让人不禁反思现代教育是否也在以某种方式重复着类似的“背书”过程。鲁迅笔下的“五猖会”不仅是民俗,更是一种精神寄托。而父亲的要求,则代表了旧时代家长对子女的控制与规训。这种“为了未来牺牲现在”的做法,让童年的快乐变得遥不可及。

文章语言朴实却富有力量,通过对一件小事的刻画,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困境。鲁迅用他的笔,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成长经历,也唤醒了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思考。

四、结语

《五猖会》虽短,却意蕴深远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知识与成长的过程中,不应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。真正的教育,应是激发兴趣、尊重个性,而非压制天性、制造痛苦。鲁迅的这篇散文,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