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好大喜功是什么意思】“好大喜功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追求表面的、夸张的成就,而不注重实际效果或长远发展。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只图虚名、不切实际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好大 | 喜欢大的、宏大的 |
喜功 | 喜欢立功、建功立业 |
整体意思 | 指人喜欢追求表面上的宏大功绩,而忽视实际效果和现实条件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:“好大喜功,不恤人言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批评领导、官员或管理者,指出其行为浮夸、不务实。
- 近义词:好高骛远、华而不实、虚张声势
- 反义词:脚踏实地、实事求是、务实求真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描述 |
工作管理 | 领导为了显示政绩,盲目上马大型项目,不顾实际可行性 |
政治领域 | 官员为了升迁,追求短期成绩,忽略民生问题 |
个人行为 | 有些人做事只图名声,不注重结果,导致失败 |
四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“好大喜功”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务实”与“虚荣”的对比。古人强调“实干兴邦”,反对浮夸之风。成语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注重实效,避免因急功近利而带来负面影响。
五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好大喜功 |
含义 | 喜欢追求表面的宏大功绩,忽视实际效果 |
出处 |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|
用法 | 批评不切实际的行为 |
贬义色彩 | 明显 |
使用建议 | 应该注重实际成效,避免浮夸作风 |
总之,“好大喜功”不仅是对一个人行为的评价,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。在现代社会中,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,保持理性、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