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枭逢鸠原文及翻译注释】《枭逢鸠》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,出自《说苑·正谏》,通过动物之间的对话,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不畅、误解和偏见的问题。文章虽短,但寓意深远,值得深入思考。
一、原文
枭逢鸠,曰:“吾为子鸣,何故不听我?”
鸠曰:“汝鸣,非不善也,然吾恶汝之声。”
二、翻译
枭遇到鸠,说:“我为你鸣叫,为什么你不听我的话呢?”
鸠回答:“你的叫声并不是不好,但我讨厌你发出的声音。”
三、注释
词语 | 解释 |
枭 | 一种猫头鹰,常被视为不祥之鸟,象征邪恶或不受欢迎的人。 |
鸠 | 一种鸟类,象征善良、温和的代表。 |
吾 | 我。 |
子 | 你。 |
为 | 替。 |
何故 | 为什么。 |
听 | 听从、接受。 |
善 | 好。 |
恶 | 讨厌、不喜欢。 |
四、总结
《枭逢鸠》通过两只鸟的对话,表达了“即使出发点是好的,但如果方式不当,仍然可能引起反感”的道理。枭虽然想为鸠发声,但由于其声音刺耳,反而让鸠感到不适。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,不仅要考虑动机,还要注意表达方式和他人感受。
内容 | 简要说明 |
故事类型 | 寓言故事 |
主题 | 沟通方式与他人感受的重要性 |
人物角色 | 枭(象征不受欢迎者);鸠(象征被影响者) |
寓意 | 好意也需要恰当表达,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|
语言风格 | 简洁明了,寓意深刻 |
五、启示
这个故事提醒我们,在与人交流时,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意图是否正确,更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接受程度。有时候,即使是善意的劝告或帮助,如果表达方式不当,也可能造成误解甚至伤害。因此,学会换位思考、尊重他人感受,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