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4c级机场是什么等级】在航空领域,机场按照不同的标准被划分为多个等级,以反映其服务能力、设施规模和运行能力。其中,“4C级机场”是一个常见的分类,尤其在中国民航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。了解“4C级机场”的具体含义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机场的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。
一、4C级机场的基本定义
4C级机场是指根据《民用机场设计规范》(MH5001-2013)划分的机场等级之一。该等级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机场,能够满足一定数量的客货运输需求,但不具备大型国际航班或重型飞机起降的能力。
4C级机场的跑道长度通常在1800米至2200米之间,飞行区指标为4C,意味着可以起降如波音737、空客A320等中型客机。
二、4C级机场的主要特征
| 特征 | 描述 |
| 跑道长度 | 1800米~2200米 |
| 飞行区指标 | 4C |
| 可起降机型 | 中型客机(如波音737、空客A320) |
| 客流量 | 一般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以下 |
| 货运能力 | 一般用于国内货运 |
| 建设标准 | 相对较低,适合中小城市或地区性机场 |
三、4C级机场的应用场景
4C级机场多分布于中国中西部及偏远地区,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、旅游发展和区域交通连接。这类机场通常不承担国际航线任务,也不具备大型飞机的起降条件。
例如:云南的昭通机场、四川的南充高坪机场等均属于4C级机场。
四、4C级机场与其他等级的区别
| 等级 | 跑道长度 | 适用机型 | 典型用途 |
| 4C | 1800~2200米 | 中型客机 | 地方交通、短途航线 |
| 4D | 2200~2800米 | 大型客机(如波音757) | 区域枢纽、中长途航线 |
| 4E | 2800米以上 | 超大型客机(如波音747) | 国际枢纽、大型干线机场 |
五、总结
4C级机场是民航体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等级,适用于中小型城市或地区性机场。它具备一定的运营能力,但受限于跑道长度和设施配置,无法承担大型客机或国际航班的任务。对于普通旅客而言,4C级机场通常是前往周边城市或进行短途旅行的重要选择。
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,4C级机场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、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