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以儆效尤是什么意思】“以儆效尤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,表示通过惩罚某人来警告其他人不要效仿。这个成语的含义深刻,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教育作用。
一、成语解释
成语名称:以儆效尤
拼音:yǐ jǐng xiào yóu
字面意思:以(用)……来警戒(儆),让其他人模仿(效尤)。
实际含义:通过惩罚一个人,来警告其他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最早见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以儆效尤,非礼也。” |
| 用法 | 多用于正式场合,如法律判决、教育管理、企业管理等,强调惩罚的目的不仅是惩戒,更是教育。 |
| 语法结构 | 动宾结构,常作谓语、状语使用。 |
| 近义词 | 杀一儆百、惩前毖后 |
| 反义词 | 宽大为怀、放任自流 |
三、使用示例
| 示例句子 | 解析 |
| 公司对违反纪律的员工进行处罚,目的是以儆效尤,防止其他人效仿。 | 强调惩罚的警示作用。 |
| 警方严惩首恶,以儆效尤,维护社会秩序。 | 表达通过打击主要责任人来震慑他人。 |
| 不要以为做了坏事没人知道,总有一天会以儆效尤。 | 带有劝诫意味,提醒人们不要做错事。 |
四、常见误区
| 误区 | 正确理解 |
| 认为“以儆效尤”只是单纯的惩罚 | 实际上强调的是“警示”和“教育”的目的 |
| 混淆“以儆效尤”与“杀一儆百” | 两者意思相近,但“杀一儆百”更侧重数量上的“一人”,而“以儆效尤”更注重行为的示范效应 |
| 误用于轻松场合 | 此成语多用于严肃语境,不适合口语或轻松表达 |
五、总结
“以儆效尤”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,常用于强调通过惩罚个别行为来达到警示群体的效果。它不仅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,也反映了社会管理和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策略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的正式性与适用范围,避免误解或误用。
表格总结版: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以儆效尤 |
| 拼音 | yǐ jǐng xiào yóu |
| 含义 | 通过惩罚一个人,来警告其他人不要效仿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| 用法 | 多用于正式场合,强调警示作用 |
| 近义词 | 杀一儆百、惩前毖后 |
| 反义词 | 宽大为怀、放任自流 |
| 使用场景 | 法律、教育、管理等领域 |
| 常见误区 | 误认为仅为惩罚,忽视警示意义 |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