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。整首诗是这样的: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。诗中的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尤其耐人寻味。
“遥知”表示诗人远在他乡,只能通过想象来了解家乡的情况。这里的“兄弟”可以理解为亲人或朋友,而“登高处”指的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——登高望远。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邪驱灾,同时也有祈福之意。“遍插茱萸”则是另一项重阳节的传统活动,茱萸是一种有香气的植物,人们相信它可以驱邪避害。然而,“少一人”则点明了诗人心中的遗憾和思念——他无法与家人团聚,只能独自在外漂泊。
整句话的意思是:我深知远方的兄弟们正在登高望远,并且每个人都会头戴茱萸,但唯独少了我这个游子。这种情感既是对亲情的深切怀念,也是对孤独生活的感慨。
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,是因为它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——无论身处何地,每逢佳节总会思念故乡和亲人。王维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孤独与惆怅,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家庭团聚的向往。
总结
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的意思是:虽然我知道兄弟们都在登高插茱萸庆祝重阳节,但因为我在外漂泊,所以他们之中少了一个人。这句话不仅展现了重阳节的习俗,更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这种情感跨越时空,至今仍然能触动每一个离家在外的人心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