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卷土重来的意思】“卷土重来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《题乌江亭》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”原意是指失败后重新恢复力量,再次崛起。如今,“卷土重来”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经历挫折、失败之后,再次出现并试图重新获得成功或影响力。
一、词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卷土重来 |
拼音 | juǎn tǔ chóng lái |
出处 | 杜牧《题乌江亭》 |
原意 | 失败后重新振作,再度崛起 |
现代用法 | 形容失败后重新出现或恢复势力 |
情感色彩 | 中性偏积极(视语境而定) |
使用场景 | 可用于人、组织、事件等 |
二、常见用法举例
1. 人物方面
- “虽然他曾经落败,但这次他卷土重来,实力不容小觑。”
- “这位歌手因丑闻淡出公众视野,如今又卷土重来。”
2. 组织或事件方面
- “这家企业曾一度濒临破产,如今又卷土重来,重新占据市场。”
- “这场风波虽然过去很久,但某些势力却在暗中卷土重来。”
3. 比喻用法
- “他的野心从未消失,只是暂时蛰伏,等待时机卷土重来。”
三、与类似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卷土重来”的区别 |
东山再起 | 失败后重新恢复地位 | 更强调“重新站稳脚跟” |
死灰复燃 | 灰烬重新燃烧,比喻坏人坏事重新出现 | 带有负面含义,多用于坏事 |
重振旗鼓 | 重新整顿,恢复元气 | 强调行动上的努力和准备 |
四、使用建议
- 在正式场合中,可用“东山再起”替代“卷土重来”,更显庄重。
- 若用于描述负面事物的回归,建议使用“死灰复燃”以避免歧义。
- 在口语或文学作品中,“卷土重来”表达较为生动,适合增强语言表现力。
五、总结
“卷土重来”是一个富有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的成语,既可用于正面的重新崛起,也可用于对负面现象的警示。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不同语境下的适用性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