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历十才子都有谁】“大历十才子”是唐代中期诗坛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群体,他们活跃于唐肃宗至德年间(756年—761年)至唐代宗大历年间(766年—779年),代表了当时诗歌创作的主流风格。他们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、抒情写景为主,语言清新自然,风格典雅含蓄,体现了盛唐之后文人对诗歌艺术的进一步探索。
虽然“大历十才子”这一称号并非出自唐代文献,而是后世文人总结出来的,但其成员在历史上有较为一致的说法。以下是对“大历十才子”的总结与介绍:
一、大历十才子简介
“大历十才子”是指唐代大历年间(公元766年—779年)活跃的一批诗人,他们以诗歌创作见长,风格趋于清丽淡雅,注重意境营造。这些诗人大多出身士族或寒门,科举入仕,曾在朝廷任职,也有人长期游历各地,留下了大量诗作。
二、大历十才子名单
序号 | 姓名 | 简介及代表作品 |
1 | 韩翃 | 以《寒食》著称,擅长描写春日景色,风格清新。 |
2 | 李端 | 诗风细腻,尤擅写闺怨和边塞题材,如《闺人赠远》。 |
3 | 卢纶 | 与钱起齐名,诗风雄浑,代表作《塞下曲》。 |
4 | 司空曙 | 诗风含蓄,情感真挚,代表作《云阳馆》等。 |
5 | 钱起 | 以《省试湘灵鼓瑟》闻名,诗风清丽,意境深远。 |
6 | 苗发 | 诗风质朴,善写自然风光,代表作《登天坛山》。 |
7 | 耿湋 | 诗风清冷,擅长写景抒怀,如《秋夜寄邱员外》。 |
8 | 夏侯审 | 诗风婉约,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风情。 |
9 | 张南史 | 诗风简练,善于捕捉生活细节,如《送友人之京》。 |
10 | 皇甫曾 | 诗风沉郁,擅长写离别之情,代表作《送李录事兄归襄阳》。 |
三、总结
“大历十才子”虽非官方认定的团体,但他们在唐代中后期的诗歌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。他们的诗作在形式上继承了盛唐诗歌的格律传统,在内容上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自然景物的描绘,为后来的宋诗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总体来看,这十位诗人虽然风格各异,但都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细致观察和对自然深情描摹的特点,是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群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