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意思介绍】“来归相怨怒,但坐观罗敷”出自《乐府诗集》中的《陌上桑》,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著名作品。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采桑女子——罗敷的美丽与智慧,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德的赞美以及对不正之风的讽刺。
一、原文节选:
> “行者见罗敷,下担捋髭须。少年见罗敷,脱帽著帩头。耕者忘其犁,锄者忘其锄。来归相怨怒,但坐观罗敷。”
二、逐句解释:
原文 | 解释 |
行者见罗敷 | 路过的行人看见了罗敷 |
下担捋髭须 | 放下担子,摸着胡须看她 |
少年见罗敷 | 年轻人看见了罗敷 |
脱帽著帩头 | 脱下帽子,戴上头巾(表示恭敬) |
耕者忘其犁 | 农民放下农具,忘了干活 |
锄者忘其锄 | 除草的人也忘了手中的锄头 |
来归相怨怒 | 回家后互相埋怨 |
但坐观罗敷 | 只是坐在那里看罗敷 |
三、整体意思总结:
这首诗描绘了罗敷的美貌令人倾倒,连路过的人都为之驻足,甚至让农民和耕夫都忘记了工作。当他们回家后,彼此抱怨,只因大家都被罗敷的美貌吸引,而忽略了原本该做的事情。这不仅是对罗敷美貌的赞美,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——人们沉迷于外貌,忽视了本分。
四、主题思想:
1. 赞美罗敷的美貌与气质
罗敷不仅容貌出众,而且举止端庄,体现了古代对理想女性形象的追求。
2. 反映社会现象
诗中通过人们的反应,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过度关注,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。
3. 讽刺不良风气
诗人借“来归相怨怒”的描写,批评了人们沉溺于表面美,忽视本职工作的现象。
五、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 |
作者 | 不详(汉代乐府诗) |
主题 | 赞美罗敷之美,讽刺社会风气 |
意思 | 罗敷美貌惊人,众人驻足观看,导致回家后互相埋怨 |
用意 | 赞美女性美德,批评浮夸风气 |
文学价值 | 典型的乐府叙事诗,语言生动,形象鲜明 |
六、结语:
“来归相怨怒,但坐观罗敷”不仅是对罗敷美貌的直接描写,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美不仅在于外表,更在于内在的修养与品德。在欣赏艺术的同时,我们也应思考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