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馘怎么读馘字具体怎么读】“馘”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,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都会感到陌生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“馘”字的读音、含义以及用法,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基本介绍
“馘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,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。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,但了解它的读音和意义对于学习古文或提升汉字知识仍有帮助。
二、读音与拼音
- 拼音:guó(第二声)
- 注音符号:ㄍㄨㄛˊ
- 方言读音:部分地区可能发音略有差异,但在普通话中统一为“guó”。
三、字义解析
“馘”字在古代多用于军事语境中,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:
含义 | 解释 | 示例 |
战俘 | 古代战争中被俘虏的敌人 | “杀敌者,斩其首而献之,谓之‘馘’。” |
杀戮 | 有时也表示杀死敌人 | “凡战,杀敌者,皆献其馘。” |
功绩 | 在某些情况下,也可指战功 | “以馘为赏,以功为爵。” |
需要注意的是,“馘”字在现代汉语中极少单独使用,更多是作为古文或专有名词出现。
四、常见用法与例句
虽然“馘”字不常出现在现代文章中,但在一些古文或历史类文本中可能会遇到。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使用例子:
1. 《左传》:“公与之乘,战于长勺。公将鼓之。刿曰:‘未可。’齐人三鼓。刿曰:‘可矣。’齐师败绩。公将驰之。刿曰:‘未可。’下视其辙,登轼而望之,曰:‘可矣。’遂逐齐师。既克,公问其故。对曰:‘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’”
- 在此文中虽未直接出现“馘”,但“馘”常与“战”、“杀”等词搭配使用。
2.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乃上马,骑从者八百余人,直夜溃围南出,驰走。平明,汉军乃觉之,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。项王渡淮,骑能属者百余人耳。项王至阴陵,迷失道,问一田父,田父绐曰:‘左。’左,乃陷大泽中。以故汉追及之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,至东城,乃有二十八骑。汉骑追者数千人。项王自度不得脱,谓其骑曰:‘吾起兵至今八岁矣,身七十余战,所当者破,所击者服,未尝败北,遂霸有天下。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今日固决死,愿为诸君快战,必三胜之,以示诸君。’”
- 此处虽未直接使用“馘”,但“战”的背景与“馘”密切相关。
五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汉字 | 鬃 |
拼音 | guó |
注音 | ㄍㄨㄛˊ |
常见含义 | 战俘、杀敌、战功 |
使用场景 | 古文、历史文献、军事语境 |
现代使用频率 | 极低 |
读音难度 | 中等(需注意声调) |
六、结语
“馘”作为一个较为冷门的汉字,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,但对于喜欢古文、历史或深入研究汉字文化的人来说,掌握它的读音和含义仍有一定价值。通过本文的总结和表格形式,希望能让读者对“馘”字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