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知识 >

平十法的讲解方法

2025-09-12 23:07:23

问题描述:

平十法的讲解方法,蹲一个大佬,求不嫌弃我的问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2 23:07:23

平十法的讲解方法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,“平十法”是帮助学生理解“凑十法”的一种辅助方法,主要用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。它通过将一个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,从而简化计算过程。以下是对“平十法”的讲解方法进行总结,并结合表格形式展示其应用。

一、什么是“平十法”?

“平十法”是一种通过将一个数拆分成“10”和另一个数的方法,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加减运算的过程。例如,在计算“8 + 5”时,可以将5拆成2和3,使8变成10,再加剩下的3,即“8 + 2 = 10,10 + 3 = 13”。

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对“10”的敏感度,为后续学习“凑十法”打下基础。

二、讲解“平十法”的基本步骤

步骤 内容说明
1 引入概念:让学生认识“10”是一个重要的数字,是计算的基础。
2 拆分数字:引导学生将一个数拆成“10”和另一个数,如“7 = 10 - 3”。
3 对应操作:用实物或图形(如小棒、计数器)演示拆分与合并的过程。
4 进行练习:设计简单题目,让学生逐步掌握拆分和组合的方法。
5 总结规律:帮助学生归纳出“平十法”的使用技巧和适用场景。

三、典型例题解析

题目 计算过程(平十法) 结果
9 + 4 9 + 1 = 10,10 + 3 = 13 13
7 + 6 7 + 3 = 10,10 + 3 = 13 13
12 - 5 12 - 2 = 10,10 - 3 = 7 7
15 - 8 15 - 5 = 10,10 - 3 = 7 7

四、教学建议

- 注重直观教学:使用教具或图形辅助讲解,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。

- 鼓励动手操作: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分和组合数字,加深理解。

- 循序渐进:从简单的数字开始,逐步增加难度,避免学生感到挫败。

- 联系生活实际: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加减情境,提高学习兴趣。

五、总结

“平十法”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实用的一种计算策略,尤其适合初学者理解和掌握20以内加减法。通过拆分数字、利用“10”作为中间桥梁,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完成计算任务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方法的清晰性与趣味性,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。

注: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,旨在提供通俗易懂的教学参考,适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