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接踵而至意思】“接踵而至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接连不断地发生某种情况或事件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到来的场景,也常用来形容问题、困难、消息等连续不断地出现。
一、成语解释
接踵而至:
意思是“脚跟紧跟着脚跟”,比喻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地接连不断而来。多用于描述事情、问题、压力、灾难等连续发生的情况。
出处:
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天下之大,士人之众,而贤者不遇,贤者不遇,非无贤者,乃所用非贤者也。故曰:‘接踵而至,莫之能止。’”
二、用法与语境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 说明 |
描述连续发生的事件 | “最近各种问题接踵而至,让人应接不暇。” | 表示问题接连不断出现 |
形容人或事物密集到来 | “游客接踵而至,景区变得非常拥挤。” | 强调人数众多且连续 |
表达压力或困扰 | “工作上的压力接踵而至,令他喘不过气来。” | 表示压力不断累积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接二连三、络绎不绝、纷至沓来 |
反义词 | 零零散散、断断续续、寥寥无几 |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适用对象:多用于描述事件、问题、压力等抽象事物,较少用于具体的人或物。
2. 感情色彩:多为中性或略带负面,表示一种无法控制或难以应对的状态。
3. 搭配习惯:通常与“问题”、“压力”、“消息”、“事件”等词搭配使用。
五、总结
“接踵而至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强调的是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密集性。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,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。了解其含义、用法及搭配,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,避免误用。
成语 | 意思 | 用法 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
接踵而至 | 一个接一个地到来 | 描述事件或问题连续发生 | 接二连三、络绎不绝 | 零零散散、断断续续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接踵而至”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,在日常交流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。掌握好它的用法,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