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厚徳载物是什么意思】“厚德载物”是一个源自《周易》的成语,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,并能够承载重任、包容万物。它与“自强不息”并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理念,共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。
一、
“厚德载物”出自《周易·象传》: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意思是:大地宽广厚重,君子应效法大地,培养深厚德行,以承载万物、包容一切。
这个成语强调的是:
- 德行的重要性:一个人的品德是其立足社会的根本。
- 包容与担当:不仅要有能力,还要有胸怀,能承担社会责任。
- 谦逊与稳重:像大地一样沉稳、踏实,不张扬、不浮躁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厚德载物”常用于教育、企业文化和个人修养中,倡导人们注重内在修养,追求全面发展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出处 | 《周易·象传》 |
原文 | 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 |
字面意思 | 地势宽广厚重,君子应效法大地,培养深厚德行,承载万物。 |
深层含义 | 强调德行的重要性,倡导包容、担当、谦逊和稳重的品格。 |
现代应用 | 常用于教育、企业文化、个人修养等领域,倡导内在修养与社会责任感。 |
与“自强不息”关系 | 两者相辅相成,前者讲德行与包容,后者讲奋斗与进取,合称“厚德载物,自强不息”。 |
三、结语
“厚德载物”不仅是古代哲人的智慧结晶,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推崇的价值观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成功的同时,更要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,做一个有德之人,才能真正承载人生的责任与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