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知识 >

兰亭集序常考句子

2025-09-23 22:48:16

问题描述:

兰亭集序常考句子,有没有大神路过?求指点迷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3 22:48:16

兰亭集序常考句子】《兰亭集序》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,不仅在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,其文辞优美、意境深远,也常被选入语文教材,成为古文学习的重要内容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常考句子,本文将对《兰亭集序》中常见的重点句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记忆与复习。

一、常考句子总结

1. 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”

- 考点:时间、地点、事件(修禊)

- 说明:开篇交代了时间和地点,为全文奠定基调。

2. 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。”

- 考点:环境描写,自然景色

- 说明:描绘兰亭周围的优美景致,体现作者对自然的喜爱。

3. “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

- 考点:情感表达,雅集氛围

- 说明:虽无音乐伴奏,但诗酒唱和仍能抒发情怀。

4. 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”

- 考点:哲理思考,人生感悟

- 说明: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,体现作者豁达心境。

5. “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”

- 考点:时间观念,历史意识

- 说明: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性。

6. 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

- 考点:人生观、生死观

- 说明:批判当时流行的“齐生死”思想,主张珍惜生命。

7. “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”

- 考点:情感共鸣,历史共通性

- 说明: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人们的情感体验是相通的。

8. “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”

- 考点:结尾升华,引发读者共鸣

- 说明:作者希望后人能够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当时的情怀。

二、常考句子汇总表

序号 句子原文 出处 考点 简要说明
1 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 开篇 时间、地点、事件 介绍聚会背景
2 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。 中段 自然景色 描写兰亭美景
3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 中段 雅集氛围 表达情感交流
4 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 中段 哲理思考 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
5 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 结尾 时间观念 强调历史的延续性
6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 结尾 生死观 批判当时思想
7 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 结尾 情感共鸣 不同时代的共通情感
8 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 结尾 文章主旨 希望后人有所感悟

三、备考建议

- 理解语境:结合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句子含义,避免孤立记忆。

- 积累关键词:如“修禊”“流觞曲水”“一死生”“齐彭殇”等。

- 背诵与默写:重点句子应熟练背诵,防止考试中出现错别字或漏写。

- 联系现实:尝试将文中哲理与现实生活结合,加深理解。

通过以上整理,希望同学们能够更系统地掌握《兰亭集序》中的常考句子,提升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能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