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】在高考语文中,文言文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,涉及的范围广泛,包括实词、虚词、句式、翻译、文学常识等。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复习,本文将对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内容,便于记忆和理解。
一、文言实词(重点高频词汇)
序号 | 实词 | 释义 | 例句 | 出处 |
1 | 之 | 的 / 他 / 往 / 到 | 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” | 《爱莲说》 |
2 | 其 | 他的 / 那个 / 语气词 | “其真无马邪?” | 《马说》 |
3 | 而 | 并且 / 却 / 于是 | “学而时习之” | 《论语》 |
4 | 以 | 用 / 因为 / 认为 | “以中有足乐者” |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|
5 | 于 | 在 / 对 / 比 | “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” | 《岳阳楼记》 |
6 | 乃 | 就 / 才 / 是 | “乃不知有汉” | 《桃花源记》 |
7 | 且 | 而且 / 将要 | “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” | 《马说》 |
8 | 何 | 什么 / 怎么 | “何陋之有?” | 《陋室铭》 |
9 | 也 | 表判断 / 句末语气 | 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” | 《岳阳楼记》 |
10 | 焉 | 于此 / 哪里 | 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” | 《劝学》 |
二、文言虚词(常见语法功能)
虚词 | 功能 | 例句 | 出处 |
之 | 结构助词 / 代词 | “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” | 《岳阳楼记》 |
乎 | 介词 / 语气词 | 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” | 《陈涉世家》 |
也 | 表判断 / 句末语气 | “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” | 《出师表》 |
以 | 连词 / 介词 | 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 | 《岳阳楼记》 |
于 | 介词 | “受任于败军之际” | 《出师表》 |
者 | 代词 / 助词 | 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” | 《岳阳楼记》 |
而 | 连词 | “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” | 《出师表》 |
乃 | 副词 | “乃悟前狼假寐” | 《狼》 |
且 | 副词 | “且壮士不死即已” | 《陈涉世家》 |
盖 | 副词 / 连词 | “盖追先帝之殊遇” | 《出师表》 |
三、文言句式(常见类型)
类型 | 特点 | 例句 | 出处 |
判断句 | 用“也”“者”表示 | 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” | 《岳阳楼记》 |
省略句 | 省略主语或谓语 | “(余)见渔人,乃大惊” | 《桃花源记》 |
倒装句 | 主谓倒装 / 宾语前置 | “何陋之有?” | 《陋室铭》 |
被动句 | 用“为”“见”“于”等表示 | 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” | 《屈原列传》 |
疑问句 | 用“何”“安”“岂”等 | “微斯人,吾谁与归?” | 《岳阳楼记》 |
四、文言翻译技巧
1. 直译为主,意译为辅:尽量保留原文结构,适当调整语序。
2. 注意古今异义:如“走”在古代指“跑”,而非“走路”。
3. 关注特殊句式:如宾语前置、定语后置等。
4. 结合上下文理解:根据语境推测词语含义。
5. 积累常用词组:如“所以”“以为”“至于”等。
五、文学常识(重要作家及作品)
作家 | 朝代 | 代表作 | 文体 | 备注 |
孟子 | 战国 | 《孟子》 | 语录体散文 |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|
司马迁 | 西汉 | 《史记》 | 纪传体通史 | 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 |
诸葛亮 | 三国 | 《出师表》 | 表文 | 感人至深的奏章 |
范仲淹 | 北宋 | 《岳阳楼记》 | 记叙文 | 抒发忧乐观 |
欧阳修 | 北宋 | 《醉翁亭记》 | 记叙文 | 体现“与民同乐”思想 |
刘禹锡 | 唐 | 《陋室铭》 | 杂文 | 简洁明快,寓意深刻 |
六、备考建议
- 坚持每日诵读:通过朗读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。
- 整理错题本:记录易错实词、虚词和句式。
- 多做真题练习:熟悉高考题型和命题规律。
- 注重积累: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和固定搭配。
- 结合课文理解:掌握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。
通过以上系统的知识点整理和归纳,希望同学们能够更高效地掌握高考文言文的核心内容,提升应试能力,取得理想成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