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一蹶不振什么意思】“一蹶不振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受到挫折或打击后,无法恢复元气,情绪低落,失去斗志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、团队或组织在遭遇失败后,表现出消极、无力再战的状态。
一、词语解析
- 词性:动词性成语
- 结构:联合式
- 来源: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乃西渡淮,至阴陵,迷失道,问一老父,老父曰:‘左。’乃陷大泽中。以故汉追及之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,至东城,乃有二十八骑。” 后人引申为“一蹶不振”,比喻一次失败后就再也无法恢复。
二、详细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含义 |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后,就再也无法恢复元气或重新振作起来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经历失败后,情绪低落、行动迟缓、缺乏动力。 |
近义词 | 一败涂地、屡战屡败、心灰意冷、一蹶不起 |
反义词 | 东山再起、重整旗鼓、卷土重来、奋发图强 |
感情色彩 | 贬义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描述个人、企业、团队等在失败后的状态,也可用于文学、新闻报道等场合。 |
三、例句说明
1. 这次比赛的失利让他一蹶不振,很久都没有参加任何活动。
2. 公司因投资失误导致亏损,管理层一蹶不振,失去了信心。
3. 尽管一开始失败了,但他没有一蹶不振,而是重新调整策略,最终取得了成功。
四、总结
“一蹶不振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强调的是“一次失败后的持续低迷”。它提醒人们面对挫折时,要保持乐观和韧性,避免被一时的失败打倒。虽然成语本身带有贬义,但在实际使用中,也可以作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一种客观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