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垧地长宽】在农业、土地规划或房地产领域中,“垧”是一个常见的面积单位,尤其在东北地区较为常用。了解“1垧地”的具体尺寸对于土地测量、耕种规划以及土地交易都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将对“1垧地”的长和宽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什么是“垧”?
“垧”是东亚地区(如中国、日本、朝鲜等)传统的面积单位,主要用于衡量耕地、林地等土地面积。在中国,1垧通常等于15亩,而1亩约等于666.67平方米,因此1垧约为10,000平方米。
二、1垧地的长与宽
由于“垧”是面积单位,而非长度单位,因此“1垧地”的长和宽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,取决于土地的具体形状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长宽配比:
| 长度(米) | 宽度(米) | 土地形状 | 备注 |
| 100 | 100 | 正方形 | 最常见,便于规划 |
| 200 | 50 | 长方形 | 适合种植作物 |
| 250 | 40 | 长方形 | 适用于大面积耕作 |
| 500 | 20 | 长方形 | 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 |
| 1000 | 10 | 长方形 | 适用于特殊用途 |
从上表可以看出,1垧地的长和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,但总面积始终为10,000平方米。
三、实际应用中的参考值
在实际操作中,农民或土地规划者常根据地形、作物种类及机械作业需求来确定土地的长宽比例。例如:
- 水稻田:多采用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地块,便于灌溉和管理。
- 玉米、小麦等大田作物:更倾向于长方形地块,方便机械化作业。
- 果园或经济作物区:可能根据种植密度和道路布局进行调整。
四、结语
“1垧地”的面积固定为10,000平方米,但其长和宽可根据实际用途灵活设定。无论是用于农业耕种还是土地开发,合理规划土地的长宽比例有助于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。在实际应用中,建议结合具体条件进行科学设计。
总结:
1垧地 = 10,000平方米,长宽可按需设定,常见组合包括100×100米、200×50米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