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百科 >

拟行路难原文和翻译(其2)

2025-07-01 11:32:02

问题描述:

拟行路难原文和翻译(其2)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白等一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1 11:32:02

《拟行路难》是南朝诗人鲍照所作的一组乐府诗,共十八首,内容多抒发个人怀才不遇、命运坎坷的感慨。其中第二首尤为经典,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。

原文:

拟行路难·其二

泻水置平地,各自东西流。

人生亦有命,安能行叹复坐愁?

酌酒以自宽,举杯断绝歌路难。

心非木石岂无感?吞声踯躅不敢言。

翻译:

倾倒一盆水在平坦的地面上,它会自然地向四方流淌。

人生也是这样,各有各的命运,怎么能一味地叹息、忧愁呢?

我只好饮酒来安慰自己,举起酒杯却忍不住停止了歌唱《行路难》。

我的心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,怎么会没有感触呢?

只是只能压抑住内心的悲愤,在心中徘徊,不敢说出来。

赏析与解读:

这首诗通过“泻水”这一日常现象起兴,引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。诗人用“水”比喻人,说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,命运各异,无法强求一致。这种观点看似消极,实则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无奈与现实的清醒。

接着,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苦闷情绪:“行叹复坐愁”,形容他整日忧思,无法释怀。为了排解心中的烦忧,他试图借酒消愁,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。这种“饮而不醉”的状态,恰恰反映出他的精神挣扎。

最后两句“心非木石岂无感?吞声踯躅不敢言。”是全诗的高潮。诗人质问自己:人心怎能像木石一样毫无感情?但他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绪,不敢说出内心的不满与愤怒。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控诉,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声反抗。

结语:

《拟行路难·其二》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,成为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。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失意与无奈,也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艰难。在今天看来,这首诗依然能够引起共鸣,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,既要保持坚韧,也要学会适当释放内心的压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