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刀枪不入是什么意思】“刀枪不入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刀砍不进,枪刺不入”,用来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坚固、难以被攻击或破坏。在实际使用中,这个成语既可以指身体强壮、不易受伤,也可以比喻思想、意志坚定,不容易被外界影响或动摇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刀枪不入 |
拼音 | dāo qiāng bù rù |
出处 | 出自《水浒传》等古典文学作品,具体出处不详 |
字面意思 | 刀砍不进,枪刺不入,形容坚固或难以攻击 |
引申义 | 身体强健;意志坚定;不易被击倒或影响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形容人或物的防御能力极强,也可用于比喻精神上的坚不可摧 |
二、常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示例句子 |
形容身体强壮 | 他从小练武,刀枪不入,连最重的拳击都扛得住。 |
比喻意志坚定 | 面对困难,他始终刀枪不入,从不轻言放弃。 |
描述物体坚固 | 这座城墙刀枪不入,敌人根本无法攻破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刀枪不入”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,口语中较少直接使用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为字面意义上的“不会被武器伤害”,而应理解其比喻意义。
- 有时也用于夸张表达,如“他嘴硬得刀枪不入”,意指说话固执、不愿妥协。
四、总结
“刀枪不入”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象征意义的成语,既可用于描述物理上的坚固,也可用于表达精神上的顽强。它在文学、日常交流乃至影视作品中都有广泛应用,是汉语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之一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