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百科 >

疾恶如仇成语典故介绍

2025-09-22 08:22:28

问题描述:

疾恶如仇成语典故介绍,卡了好久了,麻烦给点思路啊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2 08:22:28

疾恶如仇成语典故介绍】“疾恶如仇”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对邪恶行为极为憎恨的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。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,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底线的坚持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疾恶如仇:意思是痛恨坏人坏事就像对待仇人一样。形容一个人非常憎恨邪恶,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反抗精神。

二、出处与典故
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疾恶如仇,不避权贵。”意思是王符为人正直,对邪恶之事深恶痛绝,即使面对权贵也不退缩。

在历史上,“疾恶如仇”的人物有很多,比如包拯、海瑞等,他们都是以清廉正直、敢于直言著称的官员,深受百姓爱戴。

三、成语用法

- 作谓语、定语: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。

- 例句:他为人正直,疾恶如仇,从不与奸佞之人为伍。

四、相关人物与故事

人物 身份 故事简介 成语关联
王符 汉代思想家 他批评时政,揭露社会弊端,主张改革,表现出对腐败的强烈不满。 疾恶如仇
包拯 宋代名臣 以清廉公正、铁面无私著称,惩治贪官污吏,深受百姓敬仰。 疾恶如仇
海瑞 明代清官 坚持原则,敢于直言进谏,不惧权势,被誉为“海青天”。 疾恶如仇

五、成语意义与现实启示

“疾恶如仇”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,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提倡。面对不公与腐败,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勇气站出来,维护正义,推动社会进步。

总结:

“疾恶如仇”源自古代士人对正义的追求,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不仅展现了个体的道德勇气,也反映了社会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望。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背景与意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,并在现实中践行正义与责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