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百科 >

堕损意思和来源是什么

2025-09-26 06:35:33

问题描述:

堕损意思和来源是什么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6 06:35:33

堕损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堕损”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,但在一些古文或特定语境中可能会出现。它通常用于描述事物的衰败、损坏或道德的沦丧。下面将从“堕损”的意思和来源两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。

一、堕损的意思

项目 内容
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衰败、损坏,也可引申为道德、风气的败坏。
用法范围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,较少出现在日常口语中。
近义词 衰败、毁坏、腐化、堕落
反义词 兴盛、完好、振兴、提升

在古代文献中,“堕损”常用来形容国家、社会或个人道德的衰退。例如:“国势日衰,民风堕损”,意指国家逐渐衰弱,民众的道德风尚也日益败坏。

二、堕损的来源

项目 内容
词源 “堕损”由“堕”与“损”两个字组成,均表示下降、减少、损坏之意。
出处 常见于古代典籍,如《左传》《史记》等历史文献中,有时也出现在诗词、奏章中。
语言结构 属于联合式合成词,两个字意义相近,共同构成整体含义。
文化背景 与古代儒家思想密切相关,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,因此“堕损”多用于批评社会风气或个人行为的失德。

例如,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中有“政令不修,民志堕损”,意思是政治法令无法施行,民众的志向也随之颓废。

总结

“堕损”一词虽然不常见,但在古典文献中具有一定的使用频率,主要用来描述事物的衰败或道德的下滑。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,尤其在儒家经典中频繁出现,反映了古人对社会风气和道德建设的关注。

项目 内容
定义 表示衰败、损坏或道德沦丧。
使用场合 多见于古文、文学作品及历史文献中。
来源 源自古代汉语,常见于先秦至汉代文献。
语义延伸 引申为社会、国家、个人的道德或制度的退化。

通过了解“堕损”的含义和来源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表达方式,也能更深入地体会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与社会秩序的重视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