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吴茱萸汤原文配方】吴茱萸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,出自《伤寒论》,由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。该方主要用于治疗肝胃虚寒、浊阴上逆所致的头痛、呕吐、干呕、吐涎沫等症状。其配伍严谨,药性温中散寒,和胃降逆,临床应用广泛。
一、吴茱萸汤原文出处
《伤寒论》第378条原文如下:
> “干呕,吐涎沫,头痛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”
此条文说明了吴茱萸汤的主要适应症为:干呕、吐涎沫、头痛,多因肝胃虚寒、浊阴上逆所致。
二、吴茱萸汤原文配方
根据《伤寒论》原文记载,吴茱萸汤的配方如下:
药物名称 | 用量(原方) | 功效 |
吴茱萸 | 三两 | 温中散寒,降逆止呕 |
人参 | 三两 | 益气健脾,扶正祛邪 |
生姜 | 五两 | 温中止呕,散寒止痛 |
大枣 | 二十枚 | 补中益气,调和诸药 |
注:古代“两”为重量单位,1两≈15克,故现代换算约为:
- 吴茱萸:45克
- 人参:45克
- 生姜:75克
- 大枣:约100克(视大小而定)
三、吴茱萸汤的功效与主治
功效:
温中散寒,降逆止呕,补益脾胃。
主治:
1. 肝胃虚寒,浊阴上逆所致的头痛、干呕、吐涎沫;
2. 呕吐、畏寒、四肢不温等症;
3. 阳虚型胃痛、腹痛等。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本方适用于虚寒证,实热或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;
2. 使用时应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调整剂量;
3. 若出现口干舌燥、大便干结等热象,应慎用或停用。
五、总结
吴茱萸汤作为《伤寒论》中的经典方剂,具有明确的适应症和良好的临床疗效。其组方以温中散寒为主,兼顾补益与降逆,适合用于治疗由肝胃虚寒引起的多种症状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,以达到最佳疗效。
原创声明:本文内容基于《伤寒论》原文整理编写,旨在提供准确、实用的中医药知识,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与雷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