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人的笔下,夜晚总是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和情感。其中有一句诗:“夜深篱落一灯明”,短短几个字,却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,也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。
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的《夜书所见》。全诗如下:
萧萧梧叶送寒声,
江上秋风动客情。
知有儿童挑促织,
夜深篱落一灯明。
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,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,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诗中提到的“夜深篱落一灯明”这一句,特别引人注目。它不仅刻画了乡村夜晚的静谧氛围,还通过那一盏孤灯,传递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。
当夜幕降临,四周寂静无声,唯有那盏孤灯在篱笆旁闪烁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。这灯光不仅仅照亮了黑暗,更像是心灵的一盏明灯,驱散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惆怅。这样的场景,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,仿佛那盏灯就是家人在等待归人时点起的希望之光。
这句诗之所以感人至深,是因为它捕捉到了生活中最平凡却又最珍贵的瞬间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“夜深篱落一灯明”的意境始终能够触动人心。它提醒我们,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,也要学会停下脚步,去感受那些细微却美好的时刻。
总之,“夜深篱落一灯明”不仅是一句充满诗意的话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它教会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,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。正如这句诗所表达的那样,在看似平淡的日子里,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铭记和珍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