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常识 >

默字的基本解释

2025-09-24 23:21:48

问题描述:

默字的基本解释,快急死了,求正确答案快出现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4 23:21:48

默字的基本解释】“默”是一个常见的汉字,读音为 mò,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。它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,也可以作为形容词或副词出现,常用于表达沉默、不言、静默等状态或行为。以下是对“默”字的详细解释。

一、基本释义总结

项目 内容
拼音
部首
笔画 16画(简体)
五笔 JYNA(简体)
本义 沉默、不说话
引申义 不声不响、暗中、默默地
常见用法 默写、默念、沉默、默许、默契
词性 动词、形容词、副词

二、详细解释

1. 本义:沉默、不说话

“默”的最初意义是不说话,表示一种安静、不发声的状态。例如:“他一直保持沉默,没有回应。”

这种用法常见于描述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表现。

2. 引申义:不声不响、默默进行

“默”可以引申为不声不响地做某事,强调行动的隐蔽性或无声性。例如:“他默默付出,从不张扬。”

这类用法多用于形容人的低调、无私行为。

3. 动词用法:默写、默读

“默”可以作为动词,表示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书写或阅读。例如:“老师让同学们默写课文。”

这种用法在教育场景中较为常见。

4. 副词用法:默默地

“默”也可作副词,表示在心里、不声不响地。例如:“他默默地支持着这个决定。”

这种用法强调动作的内在性和隐性。

5. 形容词用法:沉默的、默然的

“默”还可以作为形容词,用来修饰名词,表示沉默的、不说话的状态。例如:“他脸上露出一丝默然的表情。”

三、常见词语搭配

词语 含义
默写 在没有看原文的情况下写出文字
默念 心里默默地念诵
沉默 不说话、不表态
默许 暗中同意、默认
默契 彼此心意相通,无需言语
默哀 沉默地悼念逝者

四、文化与语境中的“默”

在传统文化中,“默”往往与内敛、修养、智慧联系在一起。如《论语》中有“默而识之”,意指把知识牢记在心,不轻易言说。这体现了古人对“默”的推崇,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沉淀而非外在的喧哗。

在现代语境中,“默”也常被用来表达情感的深沉,如“默然无语”、“默然泪下”,这些表达方式更具文学性和情感色彩。

五、结语

“默”字虽然看似简单,但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使用场景。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文学表达,“默”都承载着重要的意义。理解它的不同用法和语境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汉字,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美感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